寒门学子振翅飞
来源:对外合作交流与科研处
发布时间:2018-09-17 浏览次数:
寒门学子振翅飞 ——记益阳职业技术学院中职部曾繁坤同学
曾繁坤,男,湖南益阳赫山区人,益阳职业技术学院中职部汽检16202班在读学生,任班级团支书、学习委员。 他出生在湖南省益阳市赫山区一个恬静的农村,家庭虽不富有,即便遭受磨难(父亲和爷爷常年重病),但却享受着平凡家庭温馨快乐的生活。他很懂事,从小便立志“我可以平凡,但不能让家人受苦”,更要当一个服务社会,服务家庭,做一个阳光向上的人。 在学院,他上课积极,勤于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认真听讲,紧跟老师的学习步骤,平时加倍复习,不懂的及时问老师,所以他的成绩好。他性格内向,平时总是多做事,少说话。老师安排的事一定要做好,并不是做完就行了。正因为他品德好、思想好,故他连续两年获得“三好学生标兵”、“优秀团员”称号。 2018年上学期,学院安排往安徽芜湖奇瑞汽车公司跟岗实习。曾樊坤同学被安排的工作岗位是车椅装卸工。这项工作看似简单,实则对他来说却是个比较棘手的任务。虽然他的身体壮实,搬运着近百斤重的座椅来回进出狭小的工作间,行动受碍,很不方便,但是他毅然的选择了服从安排,毫无怨言。尽管他每天都满身大汗很辛苦,可是他任劳任怨,高效地完成工作。哪怕身体有点小毛病,为了保持生产线的进度,他没有请假,坚守岗位,努力工作。由于他工作出色,获得了奇瑞汽车公司领导的一致好评,实行结束时他被实习单位授予“最美实习生”,同时被学校评为“优秀实习生”。 曾繁坤同学不仅是一位品学兼优的好学生,还能协助老师管理,是班主任的得力助手。 他热爱文学,从小就立志要成为一名诗词家。他以古今大家苏轼、辛弃疾、毛泽东等人为楷模。读初中时,他便给自己定下每天背诵五首诗词的目标,并一直坚持了下来。随着时间的飞逝,曾樊坤同学的阅读量连自己都计算不来,也渐渐的感到“知己”难寻,没有好的书籍,精神上感到格外的孤寂。这时外公点拨了他,向他推荐了《毛泽东诗词集》,他如获至宝,爱不释手,读着毛主席的诗词,他的精神得到了升华。“男儿铮铮虎骨,亦有霄霄连鳞”这时候,曾樊坤同学对“豪放派”就有了不一样的认识与崇爱。在校期间他积极参与学院活动,由于对毛泽东主席诗词的格外喜爱,所以他都能将其朗朗上口的背颂。在学院“经典诵读”比赛的组织中,他选用毛泽东主席作品《沁园春.雪》、《沁园春.长沙》,并担任班级领读。为了渲染诵读的氛围,使其他同学也更加投入到排练中去,他帮助同学们纠正发音、讲解朗诵的情绪及技巧。在比赛中他组织的队伍,展示了他们的豪迈之情,波浪壮阔之势,他的领读更是为队伍增添了不少色彩,因此连续两年获得系部第一名。这其中他花费了大量心血与劳动,作出了很大贡献。 有付出,就有收获。曾繁坤同学通过课余时间大量的阅读积累,并通过不懈的写作练习,功夫不负有心人,2018年8月他出版了人生中第一本词集《 鸳鸯殢酒 》。学院罗孟冬教授为其作序,序中提到曾繁坤同学“其词作,虽尚稚嫩,但颇有灵气,小荷才露尖尖角。昔王冕四岁作画,与大家比翼;蔡文姬六岁学琴辩弦,满堂喝彩;骆宾王七岁作《咏鹅》诗,才惊四座;曹植七步为诗,史留千古;杨慎十一岁作文,朝野皆赞;甘罗十二为相,威震八方......也许诚如俗语云:自古英雄出少年。该生之词,因阅历不多,故多内心流露及情感之抒发;多婉约情怀,少黄钟大吕。如果假以时日,当有更为精彩之作问世,我们期待。今有益阳扶贫基金会会长简国才先生,慧眼识才,欲将其词作结集出版,励其志,鼓其气,壮其行。善哉!”罗孟冬教授的认可及鼓励,给曾樊坤同学以后的写作方向指明了方向,诗集里近百首作品,深受广大诗词爱好者喜爱,同学们也广为传阅,为大家作出了一个好榜样,为那些有着梦想,却还在追梦路上奔跑的同学们点燃了希望。 在老师眼中,曾繁坤同学是一个学习认真刻苦阳光的好学生;在同学们眼中,他是一个积极向上,可为榜样的同龄人;同时在益阳文学界他也是一位才气初露的小诗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