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教育这些年篷勃发展,它为我国高等教育由精英化教育向大众化教育作出了巨大贡献。但是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民群众的要求越来越高,高职教育面临残酷的竞争,且愈演愈烈,有的面临重新洗牌的危险。如何破解高职教育改革发展的难题?10月9日下午,刚从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习回来的学院党委书记喻国良教授,向全院副科级以上干部和副高以上职称的老师作了题为《破解高职教育改革发展的难题的思考》的中心发言。 喻书记的报告共分三个部分。一是怎样看高职?二是怎么办高职?三是我院该怎么办? 怎么看高职?面对这一问题,专家学者和人民大众有各自不同看法。本来,高职教育是社会发展的必然需要。在国外发展和发达国家中,对高职教育是十分重视的,并且具有不可替代性。在我国,高职教育是改革开放产业调整后的需要,是当代的民生工程,它在为推动教育结构战略性调整做出了重大贡献。喻书记如是说。如何审视高职定位,高职的人才培养目标就是培养技术应用型、高素质技能型、高端技能型人才。它和中职不同。中职是培养技工,高职是培养技师。两者的培养目标是截然不同的。 怎么办高职?这是一个大的命题。喻书记认为:办好高职,一是在专业设置上要更加强调需求度。专业的设置要“跟、转、变”。二是对学生培养要有特殊考虑,因人而异,不能求全责备;要让学生树立信心,要让学生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三是要关注教师发展。高职院校要培养“三能教师”:要能上理论课、能指导实训;能做立体开发。 当前我国的高职教育是千帆竞发,百舸争流。但是也面临着着发展中的困难和改革中的尴尬。在这种大环境中——我院自然也不可能独善其身。那么,我院怎么办?喻书记在发言中说:首先要解决目标问题。眼界决定界境,定位决定地位,思路决定出路。他讲,从我院的发展史来看,就是朝目标一步步走过来的。目前我们不能迷失方向,要有自己的目标 ,一是要迎评促建;二是要创省示范性高职院校。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其次是要推进院系二级管理的改革。如何改,就是12个字:简政放权、权责对等、搞活发展。在推进改革的过程中,我们不妨践行“四论”,即“白猫黑猫论”、“自转公转论”、“长筷短筷论”、“毛玻璃论”。第三是按照“小行政、大教学、活经营、多模式”的思路全面推进学院的改革。第四是坚持办学特色。在竞争激烈的今天,特色就是生命。我们要办出、办好二个以上特色专业,要将它作“一把手工程”来做。有了特色,就能立于不败之地。 最后,喻书记强调,我们每一个同志都要正确面对当前形势,要奋发图强,勇破坚冰,要端正自己的态度,明确自己的责任,为学院的振兴而努力。 报告会由学院纪委书记李强主持。
学院院长谢赤教授在中心发言前就学院当前的一些工作做了说明和安排。
全体院领导参加了报告会。 (文/罗孟冬 王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