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肖健通讯员陈瑛)6月11日,职业技术学院经贸系11102班正在上基础课《毛泽东思想概论》,老师陈娟打开多媒体设备,播放视频歌曲《和谐中国》,学生的思维一下就被歌曲带入“和谐社会”理论中。学院负责人介绍,自学院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以来,基础课部党支部大胆创新,改变传统的“老师满堂讲”的教学方法,灵活运用案例教学、情境教学等方法,学生兴趣大增。 职院是培养高级职业技术人才的院校,学生们为学得一技之长,往往学专业课认真刻苦,而对公共文化课却显得淡漠。2010年,学校基础课部党支部借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东风,大胆改革公共文化课程。他们打破传统的教改模式,将“工作过程导向”引入课改,突出实用、够用、会用,让所教知识贴近学生、贴近专业、贴近生活、贴近工作。如语文课采取模块能力教学与考核;体育课实施“分项目分层次”教学,并开设专项选修课等,均取得良好效果,学生满意率达96%以上。 基础课部党支部还鼓励教师组队申报各级各类科研教研项目及学术专著资助项目等,在教学研究和科学研究方面取得了较多成果。2010年至今累计申报立项各类课题24个,公开发表论文90余篇,出版著作教材16部,获奖成果8个。吴自力、谭立光等老师开发了《益阳黑茶文化与茶艺表演》《实用法律》《人力资源管理》等3门选修课程,并编写配套教材,深受学生欢迎。 基础课党支部还积极组织师生开展“我与爱同行”活动,将桃江县松木塘镇凉水井等地定为对口扶贫村,开展“师生一对一”结对活动,每个党员每年至少选择一名家庭困难的问题学生,给予思想上的教育、经济上的资助和学习上的指导。近三年,这个支部党员扶贫助学或捐资修路等累计5万多元,基础课部数学老师唐小纯个人捐资达1.5万元。(转自《益阳日报》6月15日第A1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