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级非遗传承人走进益阳职院直播间,弘扬黑茶文化
发布时间:2021-12-15 浏览次数:
“千两茶以每卷(支)的茶叶净含量合老秤一千两而得名。”“茯砖茶,也称发酵茶始祖,砖内冠突散囊菌(俗称"金花")普遍茂盛,许多人把‘金花’多少视为检查茯砖茶品质好坏的标志。”12月12日,在益阳职业技术学院“茶艺与黑茶文化”直播讲坛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千两茶制作技艺传承人李胜夫,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茯茶制作技艺传承人刘杏益做客直播间,普及安化黑茶知识与茶艺文化,展现安化黑茶文化内涵,为观众带来一场黑茶文化“大餐”。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的无形文化遗产,是最古老、最鲜活的文化历史传统。至2020年底,益阳市黑茶茶园面积达46万亩,加工产量达到12万吨,占全国黑茶总产量的32.2%,生产总值近300亿元。
在直播间里,李胜夫和刘杏益分别介绍了千两茶和茯砖茶的制作工艺、特点、区别,并与直播间的观众朋友展开热烈互动,为观众朋友现场解答黑茶的保存方法等。同时,他们也分享了几十年来与茶打交道的趣事。“希望能通过这样的形式,吸引有意学习茶的青年学子们,潜心钻研,干一行爱一行,弘扬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两人表示。
直播间邀请了高级茶艺师为观众朋友们带来了精彩的茶艺表演。从晚上8点至9点30分,直播间浏览量达6000多人,人均观看时长近14分钟,点赞次数达21.35万。
据悉,此次直播是益阳职院利用智慧农业、农村电商专业群优势,通过项目扶持、直播等方式助力地方经济发展的一项措施。通过抖音直播黑茶文化,益阳职业技术学院进一步推动专业群与益阳市特色产业(安化黑茶)相关企业资源、人才资源、科研资源的对接;进一步深化涉农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促进人才培养、科技创新、专业建设与黑茶产业融合发展,服务黑茶产业转型升级,助力乡村振兴,是智慧农业专业群充分服务益阳当地特色产业的需要。(图、文:王欣/审核:黄建书、冯晖、洪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