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广袤大地挥洒职教力量!益阳职院启动“百师进百村”助力乡村振兴暨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发布时间:2022-06-09 浏览次数:

(启动仪式现场)
6月8日,益阳职业技术学院“百师进百村”助力乡村振兴暨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启动仪式举行。将通过系统推进乡村振兴“六个100”系列行动,即100名专家进村、100名英才培养、100个平台创优、100堂课程开发、100次论坛开办、100个项目研究,服务益阳乡村五大振兴。市政府副市长何军田宣布益阳职业技术学院“百师进百村”暨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正式启动。
益阳职院党委书记胡康平,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姚勇奇,市农业农村局局长陈孟球,市乡村振兴局局长蒋耿,共青团益阳市委副书记谌思羽,市委基层办主任赵永贵,各区县(市)委组织部副部长、益阳职院在家班子成员出席启动仪式。益阳职院党委副书记、校长黄维民主持。
据了解,益阳职院积极探索具有益阳特色的乡村振兴职教模式,制定《“百师进百村”助力乡村振兴活动实施方案》,组织100名教师成立专家人才库,计划对接益阳市100个乡村,广泛开展调研交流活动。活动依托二级学院益阳乡村振兴学院,发挥学校在学科建设、人才队伍的优势资源,通过“送智下乡”、科技下乡等活动,深入到典型村帮扶,广泛开展基层党建、村级治理、产业咨询、技术指导、技能培训等工作,积极为乡村振兴提供战略决策支撑、搭建乡村人才培训平台,重点服务乡村产业发展决策、人才建设培训、生态环境评估、文化建设引领、组织建设帮扶等,打造“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美丽乡村,助力益阳市“百村示范”创建工作。
根据活动实施方案,学校首批明确了40个村,每个村设置一名联络人,组建联络帮扶小组。暑假期间,益阳职院青年学子也将在农村开展形式多样的政策法律宣传、科技文化卫生知识宣讲、民情民意调查,为乡村振兴献智出力。
(益阳市人民政府副市长何军田致辞)
何军田代表市人民政府,向为筹办和参与“百师进百村”活动付出辛勤劳动的同志们,向积极投身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同学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和诚挚的敬意。他指出,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近年来,我市坚持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统揽,围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总目标,协调推进“五大振兴”,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当前,我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面临一个很大的挑战是人才不足。益阳职院组织开展“百师进百村”和学生暑期“三下乡”活动,是地方高职院校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载体,是青年学生深入基层、深入一线、深入乡村的生动实践,更是为各位专家教授和青年学子搭建了发挥特长、彰显本领的良好平台。
何军田要求学校师生充分利用好这个平台,抓住这个好机遇,练出一身真本事,做出一番大功绩,谱写一篇大文章,彰显一番大担当,期望益阳职院将“百师进百村”与“三下乡”活动做出成绩、做出特色、做出品牌,汇智聚力谱写益阳山乡巨变新篇章,在助力我市乡村全面振兴的历史进程中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胡康平强调,要提高政治站位,不辱使命、不负重托,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工作要求上来,积极投身两大活动;要把握重点任务,为打造“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美丽乡村献计出力,助力益阳市“百村示范”创建工作;要锤炼严实作风,着力培育提升一批产业、落地建设一批基地、总结推广一批经验,助推益阳乡村振兴;要提升能力水平,在社会实践的广阔舞台上,“受教育、增本领、作贡献”,培养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练就过硬本领;要加强组织协调,精心组织、周密安排,着力培育打造工作亮点,认真总结经验做法,宣传推介先进典型,切实提高两大活动的影响力。
(作者:洪捷 /摄影:王欣/ 审核:蔡敏 陈国良 符立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