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红色基因,助力乡村振兴
发布时间:2023-09-05 浏览次数:
为深入学习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指示,引导和帮助广大青年学生在社会课堂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在观察实践中学党史、强信念、跟党走,8月22日,经管学院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团来到桃花江竹海进行实地调研。
据悉,桃江竹子是中国十大竹乡之一,拥有竹林面积115万亩居全国第三,全省第一,有“楠竹之乡”的美誉,桃花江以竹为特色,大力发展旅游业,建有屈子祠,观音阁、八角楼、竹艺博览馆等特色景点,桃江竹艺也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同学们也在竹海间细细体会这项传统工艺的魅力。
同时我们也了解到桃江突出“一县一特”坚持做好“五篇文章”,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和全产业链延伸发展,全力打造湖南千亿竹产业核心基地,2022年,全县共有竹业企业248家,年产竹材4000万根以上,鲜笋2亿斤以上,实现竹业产值147.28亿元,带动全县16万人在当地就业。
次日,实践团们来到了益阳山乡巨变第一村清溪村,在清溪书屋举行乡村振兴红色宣讲会,每位同学针对自己的家乡做了发言,来自新桥河镇的刘诗琪同学说新桥河镇以“竹”为特色,撬动第二产业和观光农业,实现“旅游兴村、产业强村”的特色发展之路!
曹婉婷同学也说,她的家乡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洞庭之滨,资水之畔,这里的优质稻、蔬菜、西瓜、水产产业,正日益展现出茈湖口开放、现代、文明的风采!
游尚斌同学更是非常自豪的说泥江口竹筷业占益阳市出口竹筷的95%,16家企业领头,十万亩竹林支撑,一次性竹筷出口62个国家和地区,我在“筷乐小镇”泥江口镇等你来!
26日,实践团来到益阳市博物馆,在博物馆内参观了“资水传情,洞庭流韵”益阳非遗民俗展,了解到了益阳千年来的非遗文化,并以益阳非遗文化进行一场红色宣讲,大家对花鼓戏,桃江竹艺,安化黑茶展开了激烈的讨论,同学们更是积极的表示,要做好家乡的文化传承与发扬,以自己的点点星火助力乡村振兴!
经过为期三天的三下乡实践,我们希望更多的青年学子从文化宣传与推广的旁观者变为参与者,以实际行动投入到乡村振兴行业之中,谱写新时代乡村振兴新篇章。近年来,经管学院通过开展“三下乡”“一院一特”“一班一品”等德育活动强化学院“三风”建设等一系列的探索,实实在在为我校双高建设做贡献,担当起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重任。
作者:薛靖琦、文嘉慧
一审:张嫔靓
二审:姚海燕
三审:姚子凤
上一篇:怀化师专来我校考察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