谨防校园贷诈骗,安全教育警钟长鸣
来源:中职部 发布时间:2019-03-20 浏览次数:
亲爱的老师们,同学们,早上好!今天我要跟大家讲的主题是谨防校园贷诈骗,安全教育警钟长鸣。 刚刚过去的3.15,相信大家又被一些不法商家,或者一些不法的诈骗手段给震惊了吧! 3.15,即国际消费者权益日,旨在向消费者提供信息,并进行教育,以提高消费者维护自身权益的意识和能力。在这其中,校园贷就是屡屡被3.15点名的。近年来,校园贷,逐渐走进了各大高校,走近了同学们的身边。这些网络借贷平台,不断向高校拓展业务,部分不良校园贷,欺诈学生,侵犯学生合法权益,造成不良的社会影响。今天,我们就来讲一讲关于校园贷的“故事”。 首先,我想跟大家先分享一个真实的校园贷案例:长沙学生小刘,因打游戏买装备,以及与经济条件不符的高消费需要,于是就从校园借贷平台上借款消费,校园贷高额的利息,多次借款后,小刘无法偿还选择了离家出走,催债公司便三番五次找上她家向小刘父母要债,小刘父母帮其还贷10余万元后,发现这个利滚利的债务是个无底洞,小刘妈妈最终不堪压力喝农药自杀。 对于这个故事,我相信同学们一定都不会觉得很陌生。沉迷游戏买装备, 跟风追求名牌,高消费,超前消费等,给了校园贷可趁之机。现在针对学生的借贷平台很多,很多校园贷借贷平台的借贷门槛很低,对申请贷款的学生的审核流程非常简单。有的借贷平台主要依靠线上途径完成授信,有的甚至只需要学生的学生证和身份证信息即可办理。另外,“可分期,零首付,零利息”等,都是这些借贷平台吸引同学们的噱头,往往这些吹嘘的条款,看似诱人,其实猫腻很多,存在不少漏洞,甚至对于实际的收费标准,利息,违约金等内容会被有意隐瞒或被模糊化。 而目前,针对校园贷的类型,主要有以下几大类。 第一类:“不良贷”,也就是我们一开始就讲到的校园贷案例类型。不良校园贷往往存在费率不明、贷款门槛低、审核不严、不文明的催收手段、易将风险转嫁给家庭。 第二种校园贷类型,就是“多头贷”。何谓“多头贷”?多头贷主要是指,从多个不同的校园贷平台进行贷款,形成一种“以贷还债”式的多头贷,这种校园贷方式,也就是我们俗称的“拆了东墙补西墙”。关于多头贷,其中在2016年3月,河南某大学生小李为满足自身的购物欲,分别在10多个不同的校园借贷平台贷款近30万元,最后因过度借贷无法偿还,最终跳楼身亡。 第三种“培训贷”。此类校园贷诈骗实为诈骗分子通过虚假宣传方式诱骗学生参加贷款缴费,打着金融创新旗号,名为“培训贷”,实为校园贷的新变种,专门坑骗涉世未深的大学生。 最后还有一种就是“裸贷”,又称为裸条。裸贷就是在进行借款时,以借款人手持身份证的裸照替代借条。裸贷借贷值得关注的是,女大学生用裸照获得贷款,当发生违约不还款时,放贷人以公开裸体照片,威胁父母等手段作为要挟逼迫借款人还款。 通过 以上案例和介绍,相信大家对校园贷以及它的危害有了一定了解,那么,我们该如何防范呢?首先,这就要求同学们,要树立正确的“三观”,即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同学们要明确自身入学的初衷,找准自身定位,不要盲目跟风和攀比,不要过度消费和超前消费,规避风险;其次,要提高防范意识,学会自我保护。当今社会环境,千变万化,作为当代新青年的你们,必须尽快适应环境,学会自我保护。同学们要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法制和安全教育活动,多知道、多了解、多掌握一些防范知识,这对于你们而言,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如果真遇到了突发事件,也应该及时与家人,老师和同学保持沟通,直面问题,并以正规渠道解决问题,懂得维护自身的权益;最后,同学们应提高金融和消费领域的敏锐性,要有相应的风险意识和一定的判断力。 所以,从同学们的成长成才和家庭幸福的角度出发,我们必须要防范在先,警惕在前,安全教育警钟长鸣! 最后,校园贷有风险,贷款需谨慎! |
上一篇:“每天锻炼一小时”启动仪式
下一篇:《争做大国工匠,勇当时代大任》

网站导航
采购信息
全景校园
领导信箱
交通指南
职院微信
掌上校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