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中华传统美德,争做新时代好青年——产业学院举行升旗仪式
发布时间:2022-09-13 浏览次数:
9月的益阳,阳光普照着大地,又是一个新的开学季。步入校园意味着又开启了一个新的学习阶段,也是新希望的开始。
|
![]() |
9月12日七点半,产业学院全体教职工准时于广场集合,参与升旗仪式。随着一声“升旗仪式,正式开始”,鲜红的五星红旗在全体师生的注目礼下,被英姿煞爽的国旗护卫队护送进入会场,“升国旗,奏国歌”五星红旗冉冉升起,国歌的音符回荡在同学们耳边,心中是抑制不住的热血澎拜,同学们将这份热血化作歌声给祖国送上祝福。飘扬的国旗不断昭示着我们作为新时代新青年的使命与担当。
升旗仪式结束后,高新产业学院院长黄科军进行“弘扬中华传统美德,争做新时代好青年”主题讲话,我们作为新世纪的青少年一代,是祖国的希望,祖国的未来必将属于我们。因此,同学们认真听讲,慷慨激昂,启发着同学们要继承和发扬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为今后的目标而努力奋斗。
![]() |
大家早上好!今天我讲话的题目是——弘扬中华传统美德,争做新时代好青年。
前天是中秋节,也是教师节,是1985年教师节设立以来首次与中秋重合,本世纪仅有三次,很难得,以这两个节日为主题,所以我今天主要讲传统美德。
大家都知道中秋节是中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中秋节以月圆来喻意人之团圆,寄托着思念故乡,思念亲人之情,祈盼丰收、幸福之意,成为丰富多彩、弥足珍贵的中华传统文化遗产。有很多留传千古的佳句来描述中秋,如:“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等。
关于教师节,世界很多国家都有教师节,只是日期不同而以,设立教师节是为创造出好的学习气氛,让学生可以养成尊现生道的好习惯。
我今天从5个方面讲传统美德:
1.感恩。感恩是人们感激他人对自己所施的恩惠并设法报答的内在心理要求,是一种普遍存在于人类社会中的行为规范。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儒家文化的“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就包含着“感恩”情结。感恩作为一种根本的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更是当代青年所必须具备的基本品行。
一是感恩祖国,
二是感恩父母,
三是感恩学校,
四是感恩老师。
2.孝。
中国有句古话“百善孝为先”。意思是说,孝敬父母是各种美德中占第一位的。孝是一个人道德的根本。一个人如果都不知道孝敬父母,就很难想象他会热爱祖国和人民,这样的人哪个企业或单位会重用啊。
3."勤",是中国传统美德中最闻名于世的。“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父辈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长年累月辛勤地劳动,用汗水造福子孙后代。同学们,你们在这学习时有没有时时想起父母的辛苦啊,比起父母的劳动,你们是不累的,是不是应该发奋读书啊。
4.“礼”,礼貌的礼,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突出精神,社会交往之道。礼仪是一种修养、一种气质、一种文明,是人际交往的通行证,养成良好的文明礼仪习惯将使我们受益终身。
5.“和”。中华传统文化把 “和”作为最高价值,最高的道德境界:“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家和万事兴”,“邻里和为贵”
同学们,美德是幸福的源泉,美德是灵魂的力量。美德,能使人胸怀开阔,情操优美,内心平衡,灵魂愉悦。每一种美德都是智慧的体现。
作为炎黄子孙,让我们倍感骄傲的传统美德实在太多了。勤俭而诚恳,友善而勇敢,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诚挚爱心;”“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的谆谆告诫;“赠人玫瑰,手有余香”,这些千古不变的名句,在经过几千年历史的之后,仍能够那么的熠熠生辉。因此,我们要做的有很多很多:主动给老人让座、随手捡一片纸屑、爱护一草一木、遵守公共秩序、少几句污言秽语、多一点宽容礼让、拭去那些虚荣与浮躁、献一份诚信与爱心。让传统美德不再是纯粹的理念,而成为每个人的自觉习惯!让文明礼仪不再是强加的约束,而是自我内化的一种快乐。在学校,与老师、同学之间讲尊重、讲诚信;上课守纪律,活动讲规则;言语礼貌文明、举止大方得体、服装整洁庄重。在家里,勤劳动,让父母顺心;知节俭,让父母舒心;求上进,让父母放心;懂礼仪,让父母开心。公共场所讲公德、重形象;人际交往宽容大度,以礼相待。同学们,将美德内化为习惯,我们的内心才会充实,我们的行为才会洒脱,让我们一起弘扬中华传统美德,争做新时代好青年,为学校双高建设,为国家繁荣昌盛贡献自己的力量!谢谢大家!
(黄科军院长的讲话)
升旗仪式圆满结束,旗手列队返回,全体依序退场。当国旗冉冉升起的时候,我定要致以最崇敬的目光,这目光中有我对母亲的祝福,有我对老师的感恩,有我对同学们的期待,有我对前途命运的展望,国旗上就有我无限的自豪与畅想,从而使我挺直腰板,坚忍不拔,奋勇向上。
图|文:唐源、葛亚虹
编辑:文嘉慧
审核:黄科军、马妮娜、刘邹




网站导航
采购信息
全景校园
领导信箱
交通指南
职院微信
掌上校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