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人才培养工作评估指标体系
机电系各位教师任务安排(部分)
一、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
表一、学生学习指南、课程教学设计、课程教学目标评估指标安排
类型
| 序号
| 课程名称
| 课程代号
| 主讲教师
| 负责人
| 备注
| 职业基础课
| 1
| ▲机械制图与CAD
| MJ1028
| 蔡志强
| 蔡志强
| 1、专业不同,课程相同的情况,应体现各专业特色,内容取舍应有变化。
2、有模板的应按照模板要求做。
| 2
| ▲电工与电子技术
| MJ1003
| 曾静
| 曾静
| 3
| ▲金属工艺学
| MJ1027
| 邓剑锋
| 邓剑锋
| 4
| ▲公差与技术测量
| MJ1002
| 谭补辉
| 谭补辉
| 5
| ▲机械设计基础
| MJ1004
| 徐晓昂
| 徐晓昂
| 职业方向课
| 6
| ▲Pro/E
| MJ1057
| 徐晓昂
| 徐晓昂
| 7
| ▲数控加工编程与操作
| MJ1013
| 付克祥
| 付克祥
| 8
| ★模具制造工艺学
| MJ1058
| 朱爱元
| 朱爱元
| ,, ,9
| ▲特种加工技术
| MJ1041
| 付克祥
| 付克祥
| 10
| ▲模具CAD/CAM技术
| MJ1012
| 邓剑锋
| 邓剑锋
| 11
| ★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
| MJ1010
| 朱爱元
| 朱爱元
| 12
| ★塑料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
| MJ1011
| 蔡志强
| 蔡志强
| 13
| 成型机械
| MJ1022
| 谭补辉
| 谭补辉
| 14
| 液压系统组装与调试
| MJ1005
| 曾庆军
| 曾庆军
|
二、数控技术专业
表二、学生学习指南、课程教学设计、课程教学目标评估指标安排
类型
| 序号
| 课程名称
| 课程代号
| 主讲教师
| 负责人
| 备注
| 职业基础课
| 1
| ▲机械制图与CAD
| SK1001
| 蔡志强
| 蔡志强
| 1、专业不同,课程相同的情况,应体现各专业特色,内容取舍应有变化。
2、有模板的应按照模板要求做。
| 2
| 电机与电力拖动
| SK1021
| 曾静
| 曾静
| 3
| 金属工艺学
| SK1006
| 邓剑锋
| 邓剑锋
| 4
| ▲公差与技术测量
| SK1002
| 谭补辉
| 谭补辉
| 5
| ▲机械设计基础
| SK1004
| 徐晓昂
| 徐晓昂
| 6
| ▲电工电子技术
| SK1003
| 曾静
| 曾静
| 7
| ★机械制造技术
| SK1012
| 朱爱元
| 朱爱元
| 职业方向课
| 8
| ★数控加工编程与操作
| SK1007
| 付克祥
| 付克祥
| 9
| ▲数控机床结构与维修
| SK1008
| 邓剑锋
| 邓剑锋
| 10
| ▲特种加工技术
| SK1025
| 付克祥
| 付克祥
| 11
| ▲可编程控制器
| SK1010
| 曾静
| 曾静
| 12
| ★数控CAM
| SK1024
| 邓剑锋
| 邓剑锋
| 13
| 液压系统组装与调试
| SK1005
| 曾庆军
| 曾庆军
|
三、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
表三、学生学习指南、课程教学设计、课程教学目标评估指标安排
类型
| 序号
| 课程名称
| 课程代号
| 负责人
| 备注
| 职业基础课
| 1
| ★机械制图与CAD
| JD1001
| 卜燕萍
| 1、按照各位任课教师对课程主讲情况及工作任务的多少进行考虑。
2、专业不同,课程相同的情况,应体现各专业特色,内容取舍应有变化。
3、有模板的应按照模板要求做。
| 2
| ▲电工与电子技术
| JD1006
| 欧仕荣
| 3
| 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
| JD1003
| 陈卓勋
| 4
| 机械设计基础
| JD1002
| 卜燕萍
| 5
| ▲电机与电力拖动
| JD1007
| 欧仕荣
| 6
| ▲金属工艺学
| JD1004
| 蔡志强
| 7
| 机床液压传动
| JD1005
| 曾庆军
| |
| 8
| ▲CAD/CAM
| JD1010
| 卜燕萍
| |
| 9
| 钳工技术
| JD1017
| 谭补辉
| 职业技术课
| 1
| ★机械制造技术
| JD1011
| 周轶新
| 2
| ★工厂电气控制技术
| JD1009
| 陈卓勋
| 3
| ★PLC控制技术
| JD1008
| 曾静
| 4
| 电液控制
| JD1027
| 曾庆军
| 5
| 机电设备维修
| JD1004
| 陈卓勋
| 6
| ▲机电一体化技术
| JD1015
| 曾庆军
| 7
| ★维修电工
| JD1026
| 欧仕荣
|
四、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
表四、学生学习指南、课程教学设计、课程教学目标评估指标安排
类型
| 序号
| 课程名称
| 课程代号
| 负责人
| 备注
| 职业基础课
| 1
| ★机械制图与CAD
| JJ1001
| 卜燕萍
| 1、按照各位任课教师对课程主讲情况及工作任务的多少进行考虑。
2、专业不同,课程相同的情况,应体现各专业特色,内容取舍应有变化。
3、有模板的应按照模板要求做。
| 2
| 电工与电子技术
| JJ1006
| 欧仕荣
| 3
| 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
| JJ1003
| 陈卓勋
| 4
| 机械设计基础
| JJ1002
| 卜燕萍
| 5
| ▲金属工艺学
| JJ1004
| 蔡志强
| 6
| 液压与气动
| JJ1005
| 曾庆军
| 7
| 机床电气控制
| JJ1020
| 欧仕荣
| |
| 8
| ▲机床夹具设计
| JJ1021
| 陈卓勋
| 职业技术课
| 9
| ★机械制造技术
| JJ1024
| 邓剑锋
| 10
| ★CAD/CAM
| JJ1022
| 卜燕萍
| 11
| ★数控编程与操作
| JJ1009
| 付克祥
| 12
| 特种加工技术
| JJ1026
| 付克祥
| 13
| ▲工程机械装调
| JJ1025
| 曾庆军
|
附:学生学习指南、课程教学设计模板
学生学习指南(模板)
一、课程定位
本课程是职业公共课还是职业基础课或是职业课,是选修课还是必修课,在整个专业培养过程中起基础作用还是核心作用。
二、课程学习目的
(本课程前续知识,课程有哪些,通过学习能为哪些课程或哪些专业技能服务)
三、内容概括
(课程内容的概述,200字左右)
四、课程学习目标
(通过学习要达到什么样的知识目标、技能目标和情感目标)
五、课程基本内容(相对详细,以章为单位描述,600字左右/章)
1、******(章名称)
学习内容:******
学习目标:******
学习重点:******
学习难点:******
2、…….
六、自学指导
(结合本门课程特点,如何开展自我学习,效果最佳)
七、复习思考题
(必须掌握的基础性、理论性题目,典型的实习实训题目等)
八、参考资料
(含纸质资料和电子参考资料,网站网页等)
课程教学设计(模板)
一、课程定位
二、课程目标
三、学情分析
四、教材分析
五、课程重点与难点
六、教学方法与手段
七、过程设计(重点之处)
先讲什么内容、再讲什么内容、最后讲什么内容,重点与难点在哪体现,如何突破,在进行哪个内容教学时用到了不一样的教学方法,
运用了独特的教学手段,教学实施中哪个内容需要在特定的教学场所完成等。
建议整个内容用图示来实现。
八、教学建议
(根据以往教学的经验、存的问题,提出相应建议)
(整个内容可以参考课程说课的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