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落实《中共益阳职业技术学院委员会关于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实施方案》,做好党支部“五化”建设,持续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结合支部主题教育具体工作安排,10月13日组织支部党员师生到益阳大剧院进行观看爱国主义影片《我和我的祖国》的主题党日活动。
党员师生在船机系党总支委员、学生支部书记刘艳和总支组织员陈炎生、学生支部组织委员罗怿哲等老师的带领下准时来到了丽都国际影城;参加活动的学生党员、积极分子有夏舒懿、徐群丽、和琳晋等12名同学。

电影下午两点开始,银幕中, 7个短片讲述了“七组普通人与祖国大事件息息相关的经历”,从技术工作者到科研工作者,从孩童到女排,从出租车司机到汶川遗孤,从女飞行员到贫困少年等,以不断变化的视角为我们展现了建国70周年难以忘怀的经典时刻。以小人物看大时代,有笑点,更有泪点,表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每个时代的家国情怀和深深的爱国之情。

《前夜》,是发生在49年开国大典前夜,在那个时候,他们小心翼翼,兢兢业业,不敢失败,也不能失败。就像黄渤扮演的林治远所说:“你以为升起来的仅仅是一块红布吗!二十八年革命,两千万人牺牲,换来的红旗!我们能做的只有四个字——万无一失!”

《相遇》整个故事比较沉重,通过一个普通科研人员高远(张译饰演)为了国家的科研工作,隐姓埋名消失了三年,生病后,在公交上和未婚妻相遇,而通过未婚妻之口讲述的两人之间相恋的故事,最终高远都没有和未婚妻相认,一是任务还没最终成功,二是怕自己的身体会随时倒下,给不了未婚妻一生的承诺。最后在任务成功之后,他们又被冲散在人群中,奔涌的人群阻扰了他们的相会,最后高远坚持不住,倒下了。为了祖国的科研事业,献出了自己年轻的宝贵生命。

《夺冠》这个故事,发生在上海的老弄堂里,它真的太动人了,里面小男孩的演技让我忍不住湿润了眼眶。它以1984年女排奥运会夺冠、首获世界大赛三连冠的历史事件为背景,可焦点没有放在女排本身,而是别出心裁地放在了两个小孩子身上。弄堂里的小男孩“冬冬”为了保障其他人观看直播,放弃了看比赛的机会,更放弃了与好朋友“小美”的最后告别一刻。

还有《回归》《护航》《白昼流星》《北京,你好》都能戳疼我们的泪点,都是一个个鲜活的小人物,通过他们平凡的工作和对祖国深深的热爱,用自己的方式在为祖国争光添彩。影片里没有大无畏的英雄主义,也没有惊天地泣鬼神的爱国道义,都是小老百姓的日常生活和工作状态,但是却凝结着不同时代的力量,在宏大的历史视野下,用心,用情讲述的每一个我和祖国的故事。
活动中的视频带给全体师生的不只是视觉上的冲击,更是心灵上的触动,银幕中的阵阵掌声是人们的敬意,也是“呼吁”我们青少年学习、不断进取的警声和争当道德楷模的“冲锋号”。
(文稿:朱华峰/编辑:陈炎生/审核:刘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