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春雨连绵,正是蚊虫孳生的高发季节。
据相关人员提到,近期在寝室中发现了隐翅虫的踪迹。那么,隐翅虫到底是何种生物呢?又有何危害呢?为何大家会谈之色变。
隐翅虫属昆虫纲,鞘翅目,隐翅虫科。是鞘翅目中物种最丰富的一科。鞘翅极短,因该科大多数种类其后翅藏匿于前翅之下而不易察觉而得名。其中,毒隐翅虫因体内有毒液而对人有威胁,但并不致命。喜好栖息在水田、草地及树林中,有趋光习性,能分泌一种强酸性的毒液,皮肤接触后可出现炎症反应。
然而,隐翅虫的毒害并非虫体螫咬人体所致,而是由虫体内所含之刺激性毒素「隐翅虫素」造成的。所以,在此提醒广大师生如发现该虫附于皮肤者,千万不可用手揉捏拍打,最好用嘴把它吹掉,或用它物把它击落并灭之。
预防隐翅虫,要做到:
1、打扫室内外卫生,防止蚊虫滋生,同时要关好纱窗;
2、夜晚关灯睡觉,睡觉前检查床上是否有隐翅虫,以免压死;
3、尽量采取各种驱蚊措施,如睡前用碱性肥皂液冲洗全身、寝室中常备溴氢菊酯或奋斗呐类杀虫剂对室内和四周环境进行喷洒杀。当你离寝时可在屋内喷洒杀虫剂以杀死已进屋的隐翅虫等;
4、若隐翅虫停留的皮肤上,应用嘴吹气将其吹走,然后用清水洗净接触隐翅虫的皮肤
可用风油精1-2滴混合500ML左右清水,睡前涂抹身上,或喷洒在聚集处,有奇效。
(图/文 王坤浪)

(图为寝室捕捉到的 隐翅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