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4日,益阳市委统战部面向在益四所高校发出《关于举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建设伟大祖国 建设美丽家乡”主题演讲比赛的通知》,广大在校少数民族学生踊跃报名。其中我院经济管理系金融20101班的嘎玛次仁荣获了一等奖。
演讲者:噶玛次仁,21岁,藏族,共青团员。来自西藏自治区山南市,现就读于益阳职业技术学院经济管理系金融20101班,在系部担任青工部副部长,曾获得益阳市2021年度“建设伟大祖国 建设美丽家乡”主题演讲比赛二等奖。
指导老师:张嫔靓
在中华民族大家庭里,有一个神奇而美丽的地方,那就是我的家乡——西藏。她是雪域明珠、千山之巅、万水之源!那里有纯净的蓝天、洁白的云朵,有雄伟的布达拉宫、美丽的羊卓雍措,还有我魂牵梦绕的山南和我的阿爸阿妈,他们是三百多万勤劳朴实的西藏人民中的一分子。
1951年,鲜艳的五星红旗第一次飘扬在世界屋脊,那一刻真理的种子破土而出,神秘的雪域高原迎来了万丈霞光,开启了西藏走出黑暗、奔向光明的新征程!开启了西藏人民安定团结,幸福奔小康的新画卷!
小时候,奶奶经常给我讲故事,可我知道,那是她亲身经历的苦难生活。解放前我家穷得打场完毕糌粑断、交完地租就断粮,那时候家家都是这样的情况。西藏人民那么努力耕耘着自己脚下的那片热土,为什么换来的却只有贫穷、落后和灰暗呢?这是因为千年封建农奴制带来的愚昧、剥削和压榨!后来,共产党来了、解放军来了、家乡解放了!我家分到了土地,满山的牛羊让爷爷奶奶笑开了花。他们说共产党就是我们的活菩萨!是啊!没有共产党,我的祖辈们怎能翻身农奴把歌唱。
习近平总书记说“走得再远,也不能忘记当初为什么出发。”作为西藏小伙的我,真切的感受到——没有共产党,跪了千年的西藏人民就不会站起来!没有共产党的民族好政策,就没有今天繁荣稳定的美丽西藏!
爷爷说,解放后我的家乡还是很落后,沉睡千年的土地,即使醒了也要打会儿盹吧,但是共产党不允许,新中国不允许!因为,中华民族一家亲,血已流到一起、心已聚在一起。苦难深重的藏族同胞是他们永远的牵挂!
1954年,共产党人冒着寒风,吃着雪水煮饭,以牺牲三千多名人民子弟兵为代价,修成了康藏公路。这是一条理想之路,一条信仰之路,一条致富之路!从此一批又一批共产党人沿着这条路来到西藏,扎根雪域,为西藏的建设奉献着青春和力量。他们,把业,立在了高原上;把家,安在了高原上;把根,深深的扎进了雪域高原。
2006年,我5岁,这一年,一代铁路人克服了缺氧、冻土、运输带来的困难,一步步将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的青藏铁路修到了我的家乡,架起了神奇的天路,使西藏从此走向世界、走向幸福的未来!
“治国必治边,治边先稳藏”。大批的援藏干部带着党的好政策,带着大量资金与技术,还带着为西藏奉献青春的万丈豪情,走过扎拉牧区,去到浪拉山顶!在2020年才通电的巴日乡,他们把毕生所学带给本地干部群众,把清甜的泉水送到村民家中。他们把共产党人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团结、特别能奉献的老西藏精神深深扎进实干中,滋养着高原、雪山和土地,带领着西藏人民永远跟党走!

2020年,我19岁,站在青青的牧场,告别青稞酒和酥油茶,沿着天路走出大山,来到湖南益阳职业技术学院,在这个万名师生团结和谐的大家庭里,享受着国家的好政策,免减学费的同时,还有奖助学金的帮扶,我很幸运出生在这个美好的时代,沐浴着党的光辉而健康成长。
2022年,我21岁,从踏进大学的懵懂少年,变成一个有理想、知奋斗的青年,我努力学习,掌握技能,不断激发和释放我的求知欲望和创业激情。
2023年,我22岁,期待学业有成的我,心中有信仰,要回到家乡去,为乡村振兴贡献我的全部青春和力量。我要用所学知识和技术,想把藏香猪的养殖做到规模化、产业化;想把黑青稞酿成美酒,做新产业的弄潮儿;还想做民族团结的践行者,让更多的人认识西藏、让西藏走向世界!
作为新一代西藏青年,我要在新时代的实践中体现自身价值;我要积极投身美丽西藏、伟大祖国的建设事业;我要做党的好儿女、做民族团结的“排头兵”、做有志青年的“拓荒者”!
青年朋友们,让我们携起手来,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绽放民族团结绚丽之花,立足百年大党新起点,接力百年奋斗新征程,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贡献出自己的全部青春和力量!
作者:噶玛次仁
审核:姚子凤、张嫔靓、何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