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提高教学质量、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为学生提供更多的选修课程、健全课程体系,同时落实学院《关于管理人员兼课的规定》(益职院发〔2017〕48号)文件精神,鼓励积极申报开发选修课程。
学院决定自今年上学期开始,推动选修课建设,根据学院《2018年工作要点》《2018年教学改革工作要点》文件的要求,本年度建设10-15门的选修课程。为切实做好选修课申报与管理工作,确保选修课程的开发质量,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申报条件
1.学院在职员工均可申报。
2.具有一定的教学组织能力、能独立完成课程教学。
3.具有一定的课程开发能力。
4.能完成一学期的授课任务。
二、申报流程及时间安排
1.个人申报。4月27日前完成《选修课立项申报表》(电子版、纸质版)的填写并按课程性质分类上交相关系部。
2.系部审批。5月2日前,各系部完成系部审批工作,在《选修课立项申报表》上签署审批意见。
3.汇总提交。5月4日前,以系部为单位,将《选修课立项申报表》《申报汇总表》汇总后上交教务处。
4.审批立项。5月中下旬,学院教务处、对外合作交流与科研处及相关部门将组织人员对上交的材料进行审批立项,并公布入选名单。
5.验收项目。7月份,对已立项的选修课进行验收。
三、申报课程类型
1.人文与经典:侧重古今中外文史哲等领域经典文本赏析;
2.语言与文化:侧重外语类语言的学习;
3.社会与发展:侧重政治、法律、逻辑学、新闻学、经济学等社会学科的学习;
4.数学与逻辑:侧重数、理、化、生、信息等学科的学科史学习,学科知识和能力的提高;
5.科学与实验:侧重物理、化学、生物、环境、材料等实验拓展活动;
6.技术与设计:侧重软件设计、发明创新、机器人等技术能力的提高,创造发明潜质的挖掘;
7.艺术与赏析:侧重舞蹈、音乐、美术、戏剧、书法、摄影等艺术赏析;
8.职业资格证考试类课程:侧重职业证书的考试培训;
9.其他类课程。
四、说明
1.本次申报开发课程,每位申报者仅限申报一门,每门课程原则上不超过32学时。
2.选修课程的考核方式,应侧重于技能考核及过程性考核。
3.选修课的教学设计,应注重充分考虑学生的学情、学院的现状等实际情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