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部门主页 >> 培训工作动态 >> 正文

2018年继续教育发展年度报告

发布者: [发表时间]:2019-06-08 [来源]: [浏览次数]:

 

 

 

 

 

2018年继续教育发展度报告

 

 

 

 

 

 

 

 

 

 

益阳职业技术学院

2018年5月

 

  

一、学校情况

    ()学校概况

    ()学校继续教育总体规划与办学定位

    ()学校继续教育办学体制与管理机制

二、专业设置

    ()学历继续教育专业设置情况

    ()学历继续教育专业调整情况

    ()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及调整情况

三、人才培养

    ()学历继续教育情况

    1.总体规模

    2.生源分析

    3.人才培养模式与教学基本情况

    ()非学历继续教育情况

1.总体规模

2.培训模式

()人才培养中的思政教育

()学生学习效果

四、质量保证

    ()制度建设

()师资保障

()资源建设

()设施设备

    ()合作办学及校外教学站″点建设和管理情况

    ()学习支持服务

    () 内部质量管理。

    ()外部质量评估。

    ()信息化建设

    ()经费保障

五、社会贡献

    ()继续教育服务国家战略、行业及经济社会发展与学习型社会建设情况

    ()继续教育资源面向校内、社会开放服务情况

    ()对口支援、教育帮扶情况

六、特色创新

    ()实践特色与模式创新

    () 国际交流与合作情况

    ()教育教学研究与成果等情况

七、问题挑战

    ()面对的新挑战、新需求

    ()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八、对策建议

    ()发展对策

    ()政策建议


益阳职业技术学院

2018年度继续教育发展报告

 

一、学校情况

     (一)学校概况

 益阳职业技术学院是经湖南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的全日制公办高校教育部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优秀学校。湖南省唯一开设船舶工程技术专业群的高等学校,湖南省船舶工业协会秘书长单位,“湖南省汽车制造业高技能人才培养培训基地”,湖南省汽车行业协会第五届理事会副会长单位和益阳现代制造职业教育集团理事长单位。自学院成立起,就注重开展继续教育工作,按照“一体两翼”的办学思路稳步推进学院事业的全面发展

学院环境十分优美,是湖南省绿色学校,湖南省20所最美高校之一,现有全日制高职在籍学生近7000人。校园面积580亩,建筑面积17万平方米,总资产2.4亿元。学院拥有先进的现代制造实训中心、船舶建造实训中心、中央财政支持的汽车检测维修实训中心、汽车驾驶员培训考试中心、园林花卉培植中心、畜牧养殖中心、计算机实训中心、电子实训中心、财会实训中心等100多个实践性教学培训中心。

(二)学院继续教育总体规划与办学定位

1.继续教育在本校章程及整体发展规划中的表述情况

学院章程第十六条:学院利用现代化教育手段和多样化办学机制,开展多种形式的高等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培训,为社会提供多样化的人才培养培训服务,为终身教育服务。

 2.学院制定了专门的继续教育发展战略规划

学院“十三五”继续教育发展规划(2016-2020年):坚持注重培训质量、强化特色、突出技能、服务社会、提高水平;坚持强化培训师资队伍建设、加强培训设施建设、内部制度建设;坚持加强与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的联系;坚持建立国家、省级培训基地、扩大培训规模。努力建设成益阳职业技能培训的第一高地。

力争通过五年的努力把继续教育学院建设成制度健全、培训规范、优势突出、规模适当、发展协调,形成“诚信、进取、务实、严谨、创新”的优良院风。争取培训规模达到10000人次以上,非全日制学历教育达到2000人次以上,技能鉴定达到6000人次以上。

3.将继续教育纳入学院“双一流”建设

高校继续教育是高等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设终身学习体系和学习型社会的重要支柱,是学院履行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职能的重要方面,是彰显学院特色、展示学院办学成果、创新文化发展的重要窗口。

建校以来我院非常重视继续教育工作,是学院工作重点之一,并纳入了学院创建“双一流”院校和创建卓越职业院校的工作计划,进一步加大人财物的投入。

(三)学校继续教育办学体制与管理机制

学院设立继续教育学院,统一管理继续教育工作,包括学历继续教育、社会培训及技能鉴定工作。继续教育学院工作人员都具有大学本科及以上文化程度,有三年及以上继续教育工作经验。共享学院教学设备设施、实训场所以及师资。继续教育学院机构健全,管理科学规范,服务到位,下设有办公室、学历教育中心、培训中心、职业技能鉴定中心4个专职部门,具体负责各自职责范围内的工作,分工明确且又紧密配合。

继续教育学院与学院教务处和其他教学系部之间紧密合作,根据教育部、省教育厅的相关规定共同完成人才培养方案、培训教学计划、选聘培训师资等工作,并统一调配学院所有教学资源、实训设施、设备,以满足继续教育教学和培训的需要。学院对继续教育学院实行目标考核管理,奖优罚劣、奖勤罚懒。

二、专业设置

(一)学历继续教育专业设置情况

学历继续教育专业依据现有学科和教育行政部门的规定而设置,其中,船舶工程技术专业群、农村电子商务专业群、智慧农业专业群为特色专业群,建设卓有成效。我院开设了21个学历继续教育专业,面向全省招生。专业情况详见下表:

序号

所属系部

专业数量

专业名称

1

汽车工程系

3

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

汽车电子技术

汽车服务与营销

2

经济管理系

4

会计

电子商务

经济信息管理

网络营销

3

机电工程系

5

模具设计与制造

船舶工程技术

游艇设计与制造

焊接技术与自动化

机电一体化技术

4

生物与信息工程系

9

环境艺术设计

计算机应用技术

软件技术

建设工程管理

粮食工程技术

粮油储藏与检测技术

计算机网络技术

园林技术

畜牧兽医

(二)学历继续教育专业调整情况

学院根据专业群建设整体思路,调整专业数量。为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学院在充分调研论证的基础上,2016年申报了网络营销、游艇设计与制造、焊接技术与自动化、粮食工程技术、粮油储藏与检测技术5个专业,于2017年开始招生。2018年度学院没有对学历继续教育专业进行调整。

(三)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及调整情况

根据学院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计划安排,在2016、2017级高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教学大纲的基础上,学院从实际情况出发,针对我省我市产业结构状况,通过企业调研,再次邀请企业对我院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了多次论证,制定了2018级人才培养方案。

为更好达到人才培养目标要求,我院每年7月对继续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了调整,继续教育学院与教务处和其他教学系部一同根据教育部、省教育厅的相关规定共同完成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与修订工作。

三、人才培养

     (一)学历继续教育情况

    1.总体规模

我院2018年度学历继续教育毕业生人数287人,招生人数1249人,在校生人数3245人,我院所有学历继续教育学生都为本省考生,没有在省外招生,全日制教育学生与学历继续教育比为大于2:1,具体各专业具体数据见下表:

专业名称

学制(年)

毕业生

人数

2018年招生人数

全日制在校生人数

成人教育在校生人数

畜牧兽医

2.5

3

101

361

45

船舶工程技术

2.5

0

0

121

1

电子商务

2.5

9

107

753

98

工程机械运用与维护

2.5

0

0

161

1

焊接技术与自动化

2.5

0

4

47

4

环境艺术设计

2.5

2

87

226

1423

会计

2.5

0

99

1042

162

会计电算化

2.5

64

0

313

46

机电一体化技术

2.5

35

71

635

184

机械设计与制造

2.5

1

0

0

3

计算机网络技术

2.5

0

14

315

130

计算机应用技术

2.5

7

103

288

83

建设工程管理

2.5

0

177

207

187

建筑工程管理

2.5

59

0

124

58

经济信息管理

2.5

0

126

223

269

粮食工程技术

2.5

0

4

68

2

粮油储藏与检测技术

2.5

0

1

66

1

模具设计与制造

2.5

1

78

235

26

汽车电子技术

2.5

2

4

134

20

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

2.5

2

0

0

0

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

2.5

27

196

845

90

汽车营销与服务

2.5

0

7

73

3

软件技术

2.5

2

13

233

227

商务信息管理

2.5

39

0

1

11

网络营销

2.5

0

30

64

147

文秘

2.5

6

0

0

1

艺术设计

2.5

27

0

0

3

园林技术

2.5

1

27

286

20

合计:

287

1249

6821

3245

    2.生源分析

2018年学历继续教育在校生人数3245人,按性别、年龄进行生源分析,具体情况如下表:

 

合计

17岁及以下

18岁

19岁

20岁

21岁

22岁

23岁

24岁

25岁

26岁

27岁

28岁

29岁

30岁

31岁及以上

总 计

3245

407

540

488

259

144

101

71

88

69

75

75

108

96

82

642

其中:女

1128

145

150

147

72

54

33

24

32

26

31

32

56

46

42

238

其中:男

2117

262

390

341

187

90

68

47

56

43

44

43

52

50

40

404

在校生人数3245人中,汉族3100人、少数民族145人;全部是本省生源

    3.人才培养模式与教学基本情况

我院学历继续教育2018年采用的是集中现场面授+指导自学的教学模式,对所有的教学点实行精准管理,每个教学点都有专人负责,实行一个教学点一套方案、一套班子、一抓到底的管理模式,学院对于不同规模、不同类型的教学点进行分类指导。

   (二)非学历继续教育情况

1.总体规模

学院是益阳市最大的非学历教育基地。2018年,继续教育学院共主办各类职业培训班91个班次,培训学员11024人次;完成各类职业技能鉴定近2200多人。涉及工业企业、农业种植和养殖、交通运输、商业、教育等行业,涉及企业一线生产员工、管理人员、农村贫困人口、农村劳动力转移、水库移民、中职教师、商业职工及各行业专业技术人员等群体。

    2.培训模式

为满足社会需求,面向市场,为益阳当地经济建设服务,面向企事业单位开展“订单式”的培训服务项目,培训模式多种多样,主要有学员脱产学习、集中面授、线上培训等,理论与实训相结合,以学院学科专业为依托,与企事业单位联合办学从事继续教育等培训活动。对于文化程度较低的技能型培训,以实操实训、小班教学为主。重视运用多媒体等现代技术手段开展培训,以视频、音频、图片等形式,使培训内容得以更直观展现,学员学习有兴趣、有动力、能理解、有收获。

   (三)人才培养中的思政教育

高校担负着对培训对象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引导责任。我院在加强对学员的思想教育工作,使学员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方面,有明确的目标。

学历继续教育人才培养方案共开设2门有关课程,分别是《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第一学期24课时;《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第一学期24课时。在学历教育和非学历继续教育中,我们坚持第一堂课为爱国主义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和职业生涯规划。集中学习期间,开展球类比赛、联谊会等问题活动,以调节课余生活。

 (四)学生学习效果

1.学生满意度

每年下学期末,学历继续教育和非学历教育学生中进行问卷调查,涉及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方法、教师上课态度、亲和力、教材版本、生活服务、知识量等,92%的人回答比较满意,但也有极少数学生因基础知识功底太薄,学习兴趣不浓。2018年我院将对部分课程内容、难度进行调整,尽力做到深入浅出,学生满意度整体上得到了提高。

2.社会及用人单位评价

我院在益阳有较高的知名度。扶贫、移民、道路运输、民政农业、人社职业培训等系统有很好的合作,这些单位已连续5年将培训项目交于我院,深得他们的信任,认为我们办学认真负责、效果很好。

3.案例

2018届商务信息管理专业毕业生丁毅,同时也是2015年退役士兵职业技能培训班学员,在校学生期间表现优秀。现在“北京云杉美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工作,担任益阳配送运营管理中心负责人,公司购买六险一金,年薪8万以上。

2018届会计专业毕业生陈江滔,在校学生期间学习成绩优异,表现突出。现为“湖南湘楚力为财务咨询管理有限责任公司”法定代表人、总经理,公司发展势头越来越好。

我院将在以后的工作中更加注重跟踪服务毕业、收集优秀毕业的相关材料。

四、质量保证

(一)制度建设

学院注重制度建设的顶层设计,初步构建了一定水平的高等职业院校管理体制。学校建立和完善院、系两级管理体制。在继续教育面,修改了《益阳职业技术学院院系管理暂行规定》《益阳职业技术学院关于加强和规范成人学历教育工作及毕业证管理与发放的若干意见》、《益阳职业技术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学籍管理办法》益阳职业技术学院继续教育学院教师聘任办法》等多项配套制度,在专业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队伍建设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进一步明晰了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功能,赋予学生、教职员工参与学校管理的权利义务,为学校全面依法治校奠定了制度基础。

(二)师资保障

我院要求各教学点按师生比配置好授课教师、班主任教师、管理人员,按每班30-50人分班,每班配置专门的班主任,每个教学点配置专门的教务人员及相关管理人员,理论课教师讲师及以上职称需达到1/2及以上,授课教师由学院委派和各教学点自行选聘相结合,定期对继续教育教师进行业务培训,学历继续教育授课教师中本校教师占到1/3以上,专业核心课教师必须为本校教师。最终达到了师资队伍配备合理,能满足继续教育教学的需要。

    (三)资源建设

学院教学资源丰富,各项办学指标达到了教育部对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的标准。

我院学历继续教育2018年度采用的正规出版社出版的纸质教材,未全面推行线上学习,数字化教学主要是采用PPT形式的数据化资源2018年度分别考察了青书学堂、文才学堂、弘成教育、出头教育和华富海辉教育等几家网络教学平台和数字化资 源提供商,期待在2019年建立好本校的网络教学平台,并全面采用集中授课与网络教学相结合。

    (四)设施设备

继续教育学院有专职工作人员12人,全部具有大学及以上文化程度,五年以上的继续教育经验,办学经验丰富。办公室7间,都配备了电脑、电话、打印机、空调等设备;专用教室、机房8间,每间都接入了高速网络、投影仪、空调、视频监控、信息化教学平台;学生宿舍2栋,培训专用食堂1能同时容纳200人学习。教学和生活服务设施全齐。在市中心城区建立了一个培训基地。学院师资、教学与生活设备设施资源共享。

   (五)合作办学及校外教学站点建设和管理情况

我校共有7个教学点,每年都要求教学点上报外聘教师名单和相应的资格证书复印件,每个学期都对教学点进行教学工作的检查,并且对于人数比较多且专业集中的教学点,由我院的老师带试卷过去进行抽考;新生录取后都要求教学点认真核对管理,对于不符合要求的考生由教学点上报后,学校统一清退;毕业前每个教学点报送自己的毕业生名单,对于延迟毕业的学生要求提供书面的报告,延迟毕业最长不能超过两年。

    (六)学习支持服务。

学习支持服务是继续教育教学的重要部分,我院十分重视学习支持服务的软硬件建设,始终以学员为中心,努力为学员自主学习和个别化学习提供完善的管理、咨询、辅导、答疑、沟通平台等项帮助和服务,营造一种有助于学员自主学习的环境。

学院所有教室、实验室、教学设备在面授期间均可服务于学员。各系部在学历继续教育学员授课期间选用多媒体性能完善、实验设备先进、教学辅助设施齐全的场所进行教学,并给授课教师提供课间休息场所,给学员提供生活服务。财务处、后勤服务中心、宿舍管理中心、保卫处、校医院等部门按职责要求做好学员相关的工作。

    (七) 内部质量管理

学院重视内部质量保证的机制建设,教学质量稳中有升。在2018年加强了学历继续教育教学常规管理体系化、规范化的建设;在教学管理文件方面,进一步规范了课程授课计划和人才培养方案编制;实施了教学检查,包括定期教学检查、随机教学检查,通过检查,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八)外部质量评估

我院的外部质量评估类型有:聘请校外专家评估、培训学员用人单位评估、合作办学单位评价、学院纪检监查部门评估等,采用定期每年5月和11月接受外部质量评估的办法,接受外部质量评估的效果较好。

    (九)信息化建设

2016年以来,我院投入500万元完成了校园网的硬件建设,在财务收费、校园一卡通、图书借阅、学籍管理方面取得了良好效果。2019年将继续投入资金,全面启动各类管理软件建设,正在加紧步伐进行学习支持服务的软硬件建设,力争在2019年全面实行校园信息化管理,实现全院设备共享、资源共享、信息共享。

    (十)经费保障

近年来学院在学历继续教育、职业培训等方面加大了投入,2018年学院拿出120万元作为铺垫资金用于学历继续教和职业培训,继续教育学院所必须的行政办公费用全额保证到位。学历继续教育学费的收缴和使用规范、合理,均按学院要求直接收入学院财务室,使用由学院统一调配。

五、社会贡献

(一)继续教育服务国家战略、行业及经济社会发展与学习型社会建设情况

大力发展继续教育是建设学习型社会的必由之路。党的十八大以来强调要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继续教育同学校教育是终身学习体系的两大支柱,要实现全民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目标,必须大力发展继续教育。

作为一所地方性高职院校,2018年,我院继续教育学院共主办各类职业培训班91个班次,培训学员11000多人次,为益阳本地经济发展和益阳学习型社会做出了重要贡献。

    (二)继续教育资源面向校内、社会开放服务情况

在校内打通了学历提升、职业技能鉴定、就业创业培训的有效通道。

在校外学院积极推动精神文明建设成果的对外辐射,发挥传统特色和专业优势,积极主动的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充分利用畜牧专业、机电专业、计算机专业、会计专业等人力、技术资源优势,为社区、企业、农村等提供各项培训和技术支持,发挥了学院在全市职业技能培训方面的主渠道作用。学院是“湖南省汽车制造业高技能人才培养培训基地”、“湖南省企业人才培训示范基地”、“湖南省职业院校农民工、农村劳动力转移、阳光工程、外派劳务人员、服务外包产业人才培训基地”和“益阳市复员退伍军人就业技能、大学生村官岗前知识、安全生产知识、农村劳动力转移、扶贫、移民、乡镇农技员、乡镇财政所和财务主管会计、职业中专师资、农民创业、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培训、大学生创新创业等培训基地”。

    (三)对口支援、教育帮扶情况

2018年,我校在益阳市赫山区岳家桥镇大塘村、安化县大福镇开展了农村贫困人口实用技术扶贫培训班,共计培训200人。讲授小龙虾养殖技术、青蛙养殖技术、中草药种植技术、食用菌种植技术、蔬菜栽培技术、藏香猪养殖技术、电子商务技术等知识。现在,部分培训学员利用学到的技术发展种植和养殖业,并利用电子商务平台广为销售,增加了农民收入。肖淑媛等老师还实地现场教学和电话、课件传输等手段做好后续服务工作,深得培训学员和当地领导的好评。

六、特色创新

(一)实践特色与模式创新

1.以学院学科专业为依托,加强调查研究,与特定行业与单位联合办学,开展继续教育活动。船舶工程技术专业群是省级特色专业群,有优秀师资、有现代实训场所。学院与省经信委、市海事局联合对益阳当地的船舶企业进行调查研究后,举办了船舶焊工技术培训班,并成立了船舶焊工培训考试基地、船舶焊工考试委员会和顺船舶技术研究院。

2.走出学校,走进工厂、走进田间、方便学员,把培训送进企业、送到农村,开展电工、焊工、汽车维修、营销师、新型职业农民、家政服务等订单式培养。

3.突破传统培训“台上一人讲,台下众人听”的“独角戏”式授课方式。重视运用多媒体等现代技术手段开展培训,以视频、音频、图片等形式,使培训内容得以更直观展现,达到“润物细无声”的培训效果。

(二) 国际交流与合作情况

由于我院受地域、办学条件等方面的限制,暂没有国际交流与合作的相关情况。

    (三)教育教学研究与成果等情况

益阳职业技术学院2018年度部分教育教学研究与成果汇总表

姓名

题 (篇)    名

刊   名/ 单  位

成果形式

级别

卜燕萍

校企互动的探素性纵深实践

明日

论文

C类

卜燕萍

基于现代学徒制下零部件测绘教学改革的探索性研究

教育学

论文

C类

曾文华

当前我国农村电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经贸实践

论文

C类

曾文华

益阳市农村电商模式研究

市社科联

课题

立项

陈娟

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与德育教育的有效融合

现代职业教育

论文

C类

陈娟

浅议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在思政理论课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文教资料

论文

C类

陈丹

益阳市农村电子商务精准脱贫对策研究

市社科联

课题

立项

邓李

小微企业电商代运营之产教融合探索

现代营销(经营版)

论文

C类

贺名叶

畜牧兽医专业技能抽查与课程建设融合实践

报刊荟萃

论文

C类

蒋佳

益阳乡村建设之丘陵地区景观改造研究

市社科联

课题

立项

李小聪

益阳市农业机械化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市社科联

课题

立项

刘屈钱

基于船舶专业群的技术技能积累与社会服务能力研究

省教科规划办

课题

立项

刘小娇

扶植我国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条件及促进对策分析

计算机产品与流通

论文

C类

刘小娇

电子商务专业创新创业教育与实践教学融合模式研究

大众投资指南

论文

C类

唐小纯

"智慧课堂"视域下的高职数学设计与实践

速读

论文

C类

唐小纯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视角下的就业问题

投资与创业

论文

C类

王静萍

益阳市县域电商生态体系建设研究

益阳市社科联

课题

结题

王静萍

南洞庭湖生态农业电商模式探析

市自科成果奖

三等奖

张明伏

粮食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探究

环球市场

论文

C类

赵志峰

关于船舶焊接检验与质量控制的一些探讨

中阿科技论坛

论文

C类

周习祥

经济发展新常态下高职院校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时代农机

论文

C类

 

七、问题挑战

(一)面对的新挑战、新需求

“十三五”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目标的决胜阶段,是全面深化改革、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期。国际国内环境、发展动力机制都在发生深刻变化,对继续教育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和挑战。

1.继续教育专业和职业培训内容需进一步优化、调整,以适应当前经济发展的需要

随着国民财富不断增长,人民群众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更高质量、更高水平、更加多样的教育的需求也日益强烈。服务国家重大发展战略,迫切需要继续教育提升支撑引领能力。实施“一带一路”建设、落实“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等行动计划,迫切需要优化教育布局结构、资源配置结构、人才培养结构,提升继续教育供给服务水平。针对新时期我市人才新的需求,我院应对继续教育专业和职业培训内容作出进一步的优化和调整,为我市经济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2.信息化建设要加快步伐,真正实现在线学习、集中面授与实际操作有机结合

确保学员能随时随地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的进行学习,成为当前继续教育发展的新目标、新需求,教育模式、形态、内容和学习方式正在发生深刻变革。与实现教育现代化要求相比,与学员更高质量、更加多样的教育形式需求相比,我院继续教育仍然存在一定的差距和不足,在质量、内容、教学形式等方面还存在诸多问题,不能完全适应当面经济社会发展的全面需要。解决这一瓶颈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加快信息化建设的步伐,真正实现在线学习、集中面授与实际操作有机结合,让学员的学习效果得到更大的提高。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1.教学资源仍然紧张

2017年全日制招生人数增幅较大,学院尽管做了许多准备工作,但由于资金、精力等多种因素制约,学生宿舍、教师、实习实训场所、实验设备设施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紧张,若要继续扩大规模,势必加大投入,因此需要准备充足资金。

2.地理位置较偏,开展有针对性职业培训工作难度较大

学院虽地处长张高速公路出口附近,交通便利,但远离益阳中心城区,与益阳城市发展不接轨,社会培训资源难以得到较好运用,很难满足各级各类培训学员的学习要求。

八、对策建议

(一)发展对策

1.针对我院继续教育中面临的各种问题,我们的工作思路:

1)转变对继续教育的认识

根据终身学习的需要,把继续教育与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结合起来,从被动应付向积极探索方面转变,向人才资源建设长远服务方面转变,将继续教育的地位不断向上提升。

2)加大对继续教育的投入

创建继续教育设施设备建设、项目建设、远程教育建设平台,支持教学点建设、对口企业实践基地建设,在中心城区增加培训场所,扩大培训规模,提高培训影响力。

2.下一步开展继续教育工作的目标和举措:

1) 提高认识,转变观念,稳步发展继续教育,努力实现继续教育更上一个台阶。

2)争取实现线上线下教学有机结合。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科学合理地制定教学计划,力争实现网络教学、现场培训、过程管理、学籍管理、师资选聘、质量督查多措并举,确保人才培养质量的不断提高。

3)大力发展社会培训工作。加强与政府、行业、企业等单位的联合,强化基地建设,大力发展社会培训,提升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平台数量与质量。积极开展适合区域经济建设发展特点的新培训项目开发。

4)切实加强继续教育研究,加强科学管理,为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政府提供决策咨询,为学校继续教育事业发展提供理论支撑。

    (二)政策建议

当前我国的函授教育、网络教育、开放教育、脱产班以及高等教育自学考试都是作为单独的教育类型存在,每一种教育类型颁发相应的毕业证书。因此,国家教育行政部门可及时出台毕业证书新政策,颁发全国统一样式的成人高等继续教育毕业证书,为多种继续教育形式的融合发展提供保障。  


版权所有©益阳职业技术学院  湘ICP备09025336号
地址:益阳市迎风桥镇
招生咨询热线:0737-4624888 4625888 

技术支持:信息中心
网站访问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