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面提升学院思政课教师讲授“形势与政策”的能力和水平,马克思主义学院于4月3日上午10:30在301会议室举办本学期第四次“形势与政策”集体备课会。学校党委委员、纪委书记陈国良,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陈娟主持备课会,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帅伟、“形势与政策”教研室主任蔡文馨及该专题全体授课教师参会。

主备课教师强斌就“把握经济全球化大势 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这一专题从“为什么要把握经济全球化大势,经济全球化大势是什么,怎样把握经济全球化大势、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等三个纬度,运用历史思维和辩证思维讲解了备课思路和逻辑。
陈国良指出,备课应该聚焦学生实际,从三次工业革命与经济全球化的关系导入,阐明经济全球化的意义和问题,论述经济全球化发展的趋势和特征,给出应对经济全球化的中国方案和具体路径,要列举“益阳竹筷”等贴近学生生活的案例,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要高度重视《形势与政策》课程的政治性、时事性、通俗性等。

陈娟在总结讲话中强调,要坚持理论高度和真实案例的原则,从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的逻辑出发,阐明经济全球化的实质,讲清楚“逆全球化”的实质,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要进一步强化备课,为学生供给更多优质的思政大课。
(作者:强斌 一审:杨斯佳 二审:帅伟 三审:陈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