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正义的呼声,穿透时空。中国,屹立于世界东方的文明古国,我们的四大发明凝聚着先辈的智慧;举世闻名的万里长城逶迤磅礴,展示古代工匠精神光芒。
我们走过苦难,受过欺凌。圆明园的残垣断壁,留下被凌辱的印痕,鸦片战争,打开了闭关自守的国门。南京大屠杀,我们的同胞血流成河,繁华的南京城成了人间地狱。
一唱雄鸡天下白,人民翻身做主人,中国共产党高举毛泽东思想的伟大旗帜;邓小平南巡之后,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神州大地,中国经济开始复苏;习近平主席倡导一带一路,中国经济领军腾飞亚欧大陆。我们伟大的中华族挺起脊梁骨,每一位黑头发黄皮肤的龙的传人沐浴时代的春风,撸起袖子加油干!
工匠精神,是推动航空事业勇攀科学高峰的匠心独运;工匠精神,是构建量子力学推动产业革命的历史飞越。
工匠精神,是数十年如一日的无私奉献;工匠精神,是舍小家为大家的忘我工作。科学技术的日益发展,社会分工的日益精细。七十二行行行出状元,不是一句空口号。
当青年工匠陈行行站上CCTV央视一台颁奖晚会领奖台,成为2018年度的大国工匠,我们每一位坚守自己岗位的普通劳动者应该想到,《卖油翁》的故事并非虚构。在我们的工作实际中,唯有勤勉谦逊,科学思考,才能拥有更多的顿悟和提高。
大国工匠,是一种对自己的职业生涯完美追求的工作态度。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江山代有人才出。每一位增砖添瓦的中国人,都要有这种大国工匠精神。
横跨大江的桥梁,因为有了工匠精神,结构会更牢固,每一颗螺丝钉都在默默无闻的坚守岗位。
拔地而起的高楼,因为有了工匠精神,房屋的质量与结构才有了保障。
举世瞩目的航天工程,载着嫦娥奔月的梦想,实现了古人书写的神话,也是因为有了工匠精神,才会有不断超越原有的技术与发展趋势的现状。
工匠精神是一种良知、一种精益求精的责任心、一种无私奉献的价值观。当职业教育成为中国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当我们职业院校为社会输送大批的技能型人才,我们更加责任要让我们培养的对象拥有大国工匠精神。
近期,《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重磅发布,是职业教育的“硬核”文件。方案中指出,把发展高等职业教育作为优化高等教育结构和培养大国工匠、能工巧匠的重要方式,使城乡新增劳动力更多接受高等教育。
职业院校的学生,要有“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价值取向。当一个人胸怀大志,勤奋进取的思维方式养成,就会有对自己更高的要求。
职业院校的学生,要有在学习中一丝不苟的学习态度,这种习惯的养成将会有益于掌握更精湛的技能,养成更严谨的思维方式。
职业院校的学生,要养成在实训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模式,在实际动手操作中,要仔细阅读流程与步骤,记录每一个流程完成后出现的纰漏,在以后的操作中减少失误。
大国工匠精神,不是离我们很遥远的一种虚无缥缈的工作理念。在和平年代,我们每一个人更应该珍惜自己的工作机会,提高自己的工作效率。
那些成为大国工匠的先进人物,他们所有的积累和付出并非一朝一夕之功。一个人,当他专注于自己的工作,不断钻研自己的工作成果,这种数十年如一日的积累,就有可能会产生奇迹,会在自己研究或者工作领域内取得重大的突破。
落后就会挨打,历史的教训让我们每一个中国人铭刻。
“我以我血荐轩辕”谭嗣同以自己的满腔正气,化作爱国的热诚;闻一多拍案而起,留下千古美名;刘胡兰年仅十六岁,就在敌人的屠刀下英勇就业;江姐带领狱友绣红旗,为国捐躯。
我们应该牢记使命,不忘国耻;我们应该承前启后,勿忘初心。
祖先的智慧已经镌刻在史册,炎黄子孙共筑的中国梦铸就今日的辉煌。让工匠精神深入人心,让我们为了民族的腾飞、国家的富强奉献无悔青春。(作者:王正英)
生·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