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文、图/林伟 艾金龙)11月19日上午,学院党委书记谢梅成主持召开了智慧农业专业群建设调研会,交流探讨生物与信息工程系智慧农业专业群建设方案进展情况。党委委员、常务副院长杨建华,党委委员、副院长蔡超强,教务处处长张雪文,生信系主任冯晖及相关教师参加了会议。

会上,生信系教师艾金龙博士首先代表智慧农业专业群建设团队,详细介绍了智慧农业特色一流专业群建设方案内容,重点阐释了组群的必要性、组群的可行性、组群逻辑、重点任务与举措等。随后,智慧农业专业群建设团队的八位教师一一汇报了自己负责的课程开发总体思路、内容与进展。生信系主任冯晖进一步介绍了智慧农业群的初步设想:第一、发展智慧农业技术,赋能种、养、加,面向企业技术应用,面向行业与社会进行技术推广;第二、争取得到政府支持,整合企业与行业资源为专业群建设赋能。冯主任指出,专业群建设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第一、建设方案需尽快敲定;第二、学院对现代农业技术专业的申报工作需予以支持;第三、与智慧专业群相关的实训室/基地建设需加快启动。与会人员就此展开热烈的交流讨论。

张雪文处长认为,我院的智慧农业专业群应该要进行差异化发展,适时对专业群内专业方向进行调整,既可满足市场对人才的需求,也可实现学院专业的特色发展。
蔡超强副院长表示,智慧农业要实现“三化”,分别是机械化、信息化与智能化。他进一步介绍了智慧农业的重要意义与深远影响,同时强调,智慧农业专业群建设方案应该从服务农业现代化的宏观层面切入。
杨建华副院长指出,智慧农业专业群建设方案较上一次的论证会议有了很大的进步,但专业群在定位上应该缩小范围,精细化发展,同时可以考虑加入电商营销,形成“种养加销”全产业链,并可将现代农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加入建群的必要性中去。
谢梅成书记首先强调,对智慧农业专业群的建设要坚定信心:国家有了智慧农业发展的指导文件;湖南省是第一批智慧农业试点省,益阳市旗帜鲜明地提出了发展智慧农业,并有了智慧农业的示范工程如智慧农业第一村;学院下定决心要建设智慧农业专业群,并将智慧农业专业群建设作为我院的重点工作。
谢书记表示,对当前智慧农业专业群的建设进度较为满意:建设团队大体上理清了智慧农业专业群的建设思路与路径,生信系内部观点也基本达成了一致,建群方案具有可实施性。建设团队找到了我院涉农专业在“互联网+”和“5G新基建”背景下的共性需求——“数字化转型升级”,即把数据作为新的生产要素,将数字信息技术应用于种植、养殖、加工和销售的环境监测和过程控制。按照这个思路,智慧农业专业群建设团队已经推进了智慧农业专业群相关课程的建设,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最后,谢书记也指出了专业群建设方案所存在的主要不足:其一,整体建群思路还需进一步概括凝练;其二,专业群具体目标还需提高站位,不仅要站在学院层面,也要面向产业、行业和社会,尤其是体现在对现代农业人才培养、社会服务方面的提升作用。
本次调研会充分肯定了智慧农业专业群的建设进展,极大地提振了专业群建设团队的信心,也为专业群的建设提出了宝贵的意见。会后,专业群建设团队进行了认真的讨论、总结和思考,将进一步完善建群方案、稳步推进专业群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