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信系2022年上学期共有19位老师申报教学质量A等(或优秀),系部安排在第9—10周集中听课评课,从4月11日开始至4月22日结束,共有78人次老师参与听课。本次公开课听课要求各个教研室参加,不知道是由于教学工作紧张或其他的原因,专业负责人仅有陈宗顺老师参加听课。现将有关情况总结如下:
一、积极开展线上线下混合教学,职教云平台得到了广泛应用。本系部分老师能认真钻研教学,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职教云平台不仅是点到的平台,而且成为了师生互相交流、解惑答疑、作业布置批阅的场所。开展了精品在线课程建设的课程如园林规划设计,学生还可以在MOOC学院翻转课堂,自主学习。但还是有一些老师不能很好运用云课堂,个别职教云签到都没有做到。加上校园信息化建设滞后,网络卡顿的情况时有发生,也影响了线上教学效果。
二、备课认真,教学PPT设计精美,能达到耳目一新的视听觉效果。本系参加了省级教学能力比赛的老师,由于经验丰富,加上备课认真细致,教学设计规范合理,因此听课时有一种“言简意赅,不拖泥带水,重难点突出,师生互动热烈,课堂效果明显”的感受。反之,个别老师由于准备不足,课堂呆板无活力,老师学生较少互动,效果自然差。有的老师备课时,没有备学生,不能因材施教,对部分基础差的学生、西藏学生没有针对性要求,这些都是需要予以解决的。
三、出现了许多以学生为中心的职业教育课堂革命案例。本系很多老师是硕士毕业,知识渊博,比较年轻。在课堂上能做到“以学生为中心”。了解学生,知道学生所思所想;懂学生,能运用流行的网络语言进行教学;爱学生,课堂生动热烈。他们来进行课程思政教育引导学生,学生就能乐于接受,因此课堂效果非常好。如张卓亿老师就在动物解剖生理课堂上,巧妙地运用了小英雄于连的案例(比利时布鲁塞尔广场上撒尿小英雄的雕像)来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就比单纯说教效果要好很多。
四、对于新进年轻教师,进行了耐心细致的评课。新进教师,由于从教时间短,在教学上还有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本次集中听课着重对他们进行了评课。如何做到因材施教,讲懂讲透,课堂有效性是其中指出的重点。通过老带新指导、听评课活动等措施能帮助他们更好的上好职业教育课。
五、“斯是陋室,惟吾德馨”是益阳职院生信系课堂的真实感受。这次集中听课,我们在听课的同时还拍了每一堂课的课堂照片。事后翻阅这些照片,脑海中涌出的是“斯是陋室,惟吾德馨”。我们这些从事职教的老师真不错,但是教室显得又太简陋,也许这种强烈反差是我写这篇总结的动力所在吧。庆幸的是学院领导已经对一教等教学楼的简陋破败予以足够重视,在积极想办法兴建新教学大楼,搬入新家的日子不远了。
(图1.贺名叶老师在执教猪生产课)

(图2.肖燕翔老师在执教CAD辅助设计01课)
(文:蔡宁波 王淑华/审核:冯晖 蔡宁波 陈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