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以第45个“植树节”为契机,益阳职院现代农业学院近百名党员教师、多民族学生志愿者在益阳市资阳区长春镇先锋村开展“耕读大课育英才,民族团结助振兴”教育实践活动,凝聚团结之力,共植团结之树,绽放团结之花。
据了解,先锋村拥有木槿基地500亩,通过发展木槿花种植和加工壮大集体经济,生产经营范围包括木槿苗销售、木槿花配送和木槿花食品加工销售,带领村民致富,收获可喜成效。早前现代农业学院园林专业工作室对先锋村进行村产业和村景观规划设计,项目整合农村零散闲置土地种植木槿,形成第一产业;并利用木槿可食可药的特性,进行食品深加工,形成第二产业;结合木槿花期长、观赏期长的优点,用乡村文旅,形成第三产业。从文旅设施到运营管理,高效利用现有资源,激发农民参与,真正做到以轻资产、轻运营、普利民的理念,打造一个可持续发展的农村经济体。
活动现场,在专业人士的指导下,师生志愿者们挥锹铲土、扶树填坑、提桶浇水,将一颗颗木槿树苗扎根在土壤中,一派热火朝天的劳动景象成为一道美丽的风景线,经过一下午的奋战,100株木槿树苗悉数在先锋村落地生根,为先锋村增添了一片新绿。
“希望借助此次植树活动,各民族师生都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把民族团结的种子深深地种在心里,养护好、浇灌好、培育好,让民族团结之“树”茁壮成长!”现代农业学院院长艾金龙说道,以植树节为契机,团结多民族学生,师生共同体验劳动的辛苦与乐趣,共同栽下团结之树,进一步引导青年学子在耕读教育中体验劳动的价值,使爱绿护绿观念深入人心,让雷锋精神在校园蔚然成风,凝聚青春力量助力乡村振兴。
园艺22101班谭晓云同学激动地说:“我觉得今天的活动意义非凡,我们每个人都尽力挖好每一个坑、培好每一锹土、植好每一株树,将学到的专业知识运用到栽树过程中,真正做到了学以致用。”畜牧21103班李枢娴同学分享到:“能和藏族同学团结协作,一起种下一颗又一颗的木槿树苗,为建设美丽乡村贡献一份力量,我内心很充盈,真正感受到了民族团结的力量。”
今年现代农业学院多次深入社区乡村日常,形成了一套长效对接机制,将雷锋精神、民族团结、耕读教育和乡村振兴有机结合,牢固树立民族共同体意识,探索劳动教育新形式,将耕读教育落到实处,学生们以所知所感,在实践中领悟真知,教师们以所学所研服务当地农业经济,把农业职业教育的新篇章写在乡村振兴田野大地上。
文:陈瑛、李杏、龚娟娟
图:现代农业学院学工办
审核:胡大有、艾金龙、陈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