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部门主页> 职教宣传> 正文

职教宣传

新湖南|以“职教之力”打造“覆盖式扶贫”

2021-06-01   点击:

2021年职教宣传周报道——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记者 周倜

近年来,益阳职业技术学院充分发挥职业教育专业优势、技术技能优势,为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贡献了职教力量,通过“造血式”扶贫,架起乡村振兴“强支点”。

专业为王,村民的“钱袋子”鼓了

从菜地里摘一些蔬菜叶子,和着糠米拌成鸡食,放到鸡圈里。5月26日下午4时,益阳赫山区岳家桥镇大塘村贫困户贺雨珍结束了一天的喂养工作。

“这批鸡太好养了,一天能产1个蛋,价也卖得高。”贺雨珍笑着说。

贺雨珍口中“太好养”的鸡,是益阳职院师生技术团队改良的土黑鸡品种,不仅成活率高达99%,产蛋率也提高了30%。如今,大塘村参与土黑鸡圈散养殖项目的贫困户、村民达300多户,依靠养殖土黑鸡每户年均增收4000元以上。

近年来,益阳职院主动对接地方产业,积极拓展产业扶贫项目,共计为贫困地区开展产业扶贫项目99项,开展消费扶贫金额达200万元。重点打造扶持具有区域生产特点的农业企业和合作社发展产业,将贫困户纳入产业发展分红范围,实现大塘村贫困户产业帮扶全覆盖。

学院常务副院长杨建华带领团队多次前往安化县梅城镇建章村,为毕业生肖泉源的藏香猪崽生态种养创业项目提供支持。目前,该项目已与梅城镇周边10个村633户、2500人签订产业扶贫帮困协议书,助力建章村整村脱贫……

一系列举措下,老百姓的“钱袋子”越来越鼓,获得感正在层层叠加。

“智扶”当道,山里人的“脑瓜子”活了

积财千万,不如薄技在身。

益阳职院深入开展科技特派员农村科技创业行动,“点对点”组织学院专业团队下乡村、入田间、进企业,为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提供智力支持。

湖南省省派科技特派员、博士艾金龙在银鱼农业担任科技特派员时,与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水体污染光合细菌处理修复团队联手,研究出水产养殖开放水源污染问题的光合细菌解决方案探索并成功获批,有效改善了小龙虾养殖水体污染问题;

学院生信系副教授肖淑媛带领赫山区泥江口镇七里冲农户广泛开展“一季水稻+大球盖菇”的套作生产法,既解决了当地秸秆焚烧带来的环境污染,也提升了农户经济效益;

……

据统计,近5年来,学院在益阳地区开展涉农类培训共计21178人次,其中培训贫困地区致富带头人1975人,新型职业农民6280人,工匠或技艺传承人1372人,劳动力转移培训5560人。

根基筑牢,乡村振兴的“致富土壤”厚了

5月26日,益阳市赫山区岳家桥镇大塘村,村民李有国正在田间劳作。

“以前塘里没水,苦的很。”李有国介绍,此前,大塘村共有大小水塘102口,且均为30多年未加修缮的塘,很多地方因塘无水而致水改旱或荒废,导致土地流转非常困难,村民收入也低。

2018年3月,益阳职院扶贫工作队入驻大塘村。

通过申报项目资金、筹集社会资金等方式解决资金问题;通过实地调研、按轻重缓急将项目顺序定下;按工程标准严格招标程序确定施工事宜;组织有经验的村民负责从头至尾的工程监督……至2020年6月底,共计投入资金600多万,分次分批完成25口灌溉区域较大的水塘修缮及3.4公里配套的沟渠修缮……

一套组合拳,旧貌换新颜。

农田流转价格由原来的200元每亩涨至380元—400元每亩;产量由原来的一年一熟变成了稻油两熟;特色水产养殖业方面,蛙类养殖、泥鳅养殖等面积由原来的0亩发展到80亩,年产值近300万元……近3年来,大塘村新修公路2.6公里、拓宽硬化公路6公里,基础设施基本完善,集体经济由2018年的零增加到2020年的51380元。

  • 上一篇:实践成就专业,技能服务生活——汽车工程学院职业活动周进行时
  • 下一篇:习近平致首届全国职业技能大赛的贺信
  • 关闭

    版权所有©益阳职业技术学院  湘ICP备09025336号
    地址:益阳市迎风桥镇
    招生咨询热线:0737-4624888 4625888 

    技术支持:信息中心
    网站访问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