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师进百村,服务乡村振兴”——走进沅江市泗湖山镇华红村
作者:蔡宁波 时间:2022-07-06 点击数:
经与沅江市委组织部对接,由益阳乡村振兴学院蔡宁波、现代商务学院陈丹和胡牵老师组成的帮扶团队于7月6日在沅江市委组织部基层办甘孟如主任的陪同下来到了泗湖山镇华红村调研。

一、召开帮扶座谈会
7月6日上午9:30在华红村村委会议室召开了调研座谈会,沅江市委组织部甘孟如主任、泗湖山镇领导、驻村工作队羊战队长、村委成员和学院帮扶团队参加了座谈。
首先由蔡宁波介绍了益阳职院“百师进百村”助力乡村振兴活动的目的、意义与任务,益阳职院办学情况以及本次进村帮扶调研主要工作内容。
接着驻村工作队羊战队长和村委成员介绍了华红村的基本情况:华红村是沅江市共双茶垸蓄洪圈三镇之一泗湖山镇的建制村,由原洞庭红村、 文林村、重华村和长安村四个自然村合并而成。紧邻泗湖山镇集镇中心位置,S507公路沿村通过。共由4个自然村,即原洞庭红村、文林村、重华村和长安村组成;自然资源和产业发展情况:全村土地总面积14800亩,其中耕地3052亩、水田11748亩。传统产业以稻谷种植为主,苎麻种植是华红村传统产业,拥有种植面积1000多亩。近年来新发展的产业有稻虾养殖,面积达3400亩。现有苎麻专业合作社1个、家庭农场2家;羊队长对我们进村帮扶提出了明确要求,一是华红村苎麻种植面积1000多亩,涉及品种改良、苎麻采收技术、种植效益提高等问题需要解决。二是稻虾养殖现在只有一季,即3月进田养殖,6月份捕捞完毕。目前推广3000余亩,每亩经济效益2000元左右。
最后,泗湖山镇领导对我们进村帮扶表示欢迎,鼓励我们要在良好氛围中工作,取得实效。同时对我们提出要求:一是要利用益阳职院的专业优势,搞好乡村人才培养培训工作;二是要协助村支两委搞好乡村振兴规划;三是要拓展农产品销售渠道,四是要与镇政府、村支两委和驻村工作队相互配合,搞出成效。
二、实地调研
1.华红村空心化现象明显存在。全村共有42个村小组,3129户7691人,其中男性4046人、女性3645人、壮年劳动力2252人。常住人口5631人,外出务工人员2060人,主要面向广东、深圳等珠江三角洲地区,从事行业主要为务工。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比例达到91.5%,留在家乡从事种养殖业及创业比例仅有8.5%。空心化现象的存在,造成土地耕种严重缺少劳动力,村支两委只能采取土地流转措施应对,目前已流转耕地9000亩。
2.全村的党建情况。村党组织设党支部,下设党支部4个,具体为:重华第一支部、长安第二支部、洞庭红第三支部、文林第四支部。全村党员198名。其中,35岁以下90名、占45%,60岁及以上102名、占51%;女党员28名。
3.产业发展调研:一是实地查看了1000亩连片苎麻种植区。目前苎麻正是采收期,主要采取人工采收和机器采收两种形式,大部分已经采收完毕。我们还去苎麻专业合作社进行了了解,苎麻的销售采取已农村经纪为主要销售模式,价格受市场和合作社销售经纪的影响较大,目前机制采收价格为6元/斤、人工采收价格7元/斤。由于苎麻品种仍然采用原来的老品种,有退化的趋势,亟待品种改良和更新;由于劳动力缺乏和人工成本上升,迫切需要智能化的采收机器,以提高采收效率。二是实地调研了稻虾养殖基地。因采取稻田简单套养模式,没有采取“挖虾沟”“防逃措施”“分区养殖”“稻虾连作”等先进稻虾养殖技术,热水虾养殖因为水温高,与水稻种植的矛盾,导致经年养殖出现死虾给养殖户造成损失而不敢再行养殖。目前推广面积仅有3000余亩。
三、下一步工作计划
1.组织稻虾养殖技术等相关培训。针对目前华红村养殖现状,开办一场有科技含量的讲座,推广新型稻虾养殖技术,促进华红村稻虾养殖户增产增收。
2.确定苎麻专业合作社产业发展帮扶计划:组织苎麻专家进村解决品种改良问题。问询有关苎麻智能化采收机器,提高采收效果。
3.完成产业带头人帮扶,以点带面,促进乡村产业发展。一是完成对稻虾产业带头人杨立顺(电话13511107483)的帮扶;二是完成对苎麻产业带头人徐辉(电话13100372648)的帮扶。
(作者:蔡宁波 一审:姜颖倩/ 二审:蔡宁波/ 三审:艾金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