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师进百村”助力蓼东回民村特色产业发展

作者: 时间:2023-03-03 点击数:

3月1日上午,益阳乡村振兴学院组织“百师进百村”专家和粮油专业少数民族学生深入资阳区新桥河镇蓼东回民村就民族特色产业发展需要解决的问题进行调研、规划和技术指导。蓼东村支书张子军热情接待了专家团队,并与新桥河镇人大姚主席一道认真介绍了回民村的情况:

蓼东回民村村域面积4500亩,其中耕地面积960亩,山林面积约3500亩;全村260户1020人,其中少数民族回族、维吾尔族320人,占村总人口的32%。其中马家湾组全部为回族和维吾尔族,其余小组为回汉杂居。2014年把原清雍正元年所建的清真寺重建为三层新楼,蓼东回民村在2017年被国家民宗委授予“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称号。蓼东回民村主要产业是种植黑玉米和肉牛养殖,但因土质问题不适宜大面积种植,而肉牛养殖规模不大,村民主要收入靠外出务工。

在蓼东回民村清真寺前,专家团队一行认真听取当地阿訇传达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伊斯兰教清真寺的中国化”方面的情况,还有对回族习俗和伊斯兰教有关宗教传统介绍,专家团队对于回民的宗教信仰和回民村的风土人情有了更深刻的了解。


蓼东回民村肉牛养殖场,专家团队详细听取养殖户的养殖情况介绍。基于回民村的牛肉质量上乘在当地有一定的声誉,“百师进百村”专家指出:要加强牛场建设,扩大肉牛养殖规模,选用深受当地欢迎的黄牛品种;要圈养与散养相结合,保证回民村肉牛品质。专家团队成员王金芳老师在现场还对养殖户就肉牛养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技术指导。同行的土家族学生、粮油专业的黄宇翔同学建议,村里要加强优质牧草种植,降低养牛成本。“希望你们多来回民村传经送宝”牛场专业养殖户高兴地说道。面对张支书提出的关于回民村牛肉销售问题,乡村振兴学院的同志当即表示将把问题带回去,请示学校领导同意后发动教职工在节假日消费部分牛肉,以“消费帮扶”的形式支持回民村特色产业发展。

紧密对接益阳回族“一乡三村”,人才赋能谱画民族乡村振兴同心圆,是学校2023年乡村振兴的重点任务。益阳乡村振兴学院将围绕回民村的乡村振兴,持续采取组织专家团队驻村技术指导、人才培养培训和消费帮扶等举措,推动回民村的特色产业发展,谱写“回汉一家亲”的新篇章。

(文图/蔡伟  审核/蔡宁波 艾金龙)


版权所有©益阳职业技术学院  湘ICP备09025336号
地址:益阳市迎风桥镇
招生咨询热线:0737-4624888 4625888 

技术支持:信息中心
网站访问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