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控专栏
 
您所在位置 > 部门首页 > 疾控专栏 正文
“禽流感”的预防
日期:2011-05-01 21:54:41  浏览量:

禽流感是什么?

通俗地说,就是禽类的病毒性流行性感冒,是由A型流感病毒引起禽类的一种从呼吸系统到严重全身败血症等多种症状的传染病,禽类感染后死亡率很高。1997年5羽绒日,香港一名3岁南童体内分离出一株甲型流感病毒,同年8月确诊为全球首例由A型(H5N1)禽流感病毒引起的人间病例,至当年底,香港共发生18例确诊病例,其中死亡6例。这也首次证实了H5N1病毒能感染人类,并有很高的致死率。遗憾的是,人类至今尚未研制出相应疫苗。

鸡鸭禽流感怎样传染人?

禽流感的传染源主要是鸡、鸭,特别是感染了H5N1病毒的鸡,目前已有证据显示病人也可以成为传染源;在自然条件下,存在于口腔和粪便的禽流感病毒由于受到有机物的保护具有极大的抵抗力,特别是在凉爽和潮湿温和的条件下可存活很长时间,人类直接接触受H5N1病毒感染的家禽及其粪便或直接接触H5N1病毒都会受到感染。此外,通过飞沫及接触呼吸道分泌物也是传播途径。

患病后会有哪些症状?

人类患上禽流感后,潜伏期一般为7天以内,早期症状与其它流感非常相似,主要表现为发热、流涕、咳嗽、咽痛、头痛、全身不适,部分患者有恶心、腹痛、腹泻、稀水样便等消化道症状,有些患者可见眼结膜炎,体温大多持续在39℃以上,一些患者胸部X线还会显示单侧或双侧肺炎,少数患者伴胸腔积液。大多数患者治愈后良好,病程短,恢复快,且不留后遗症,但少数患者特别是年龄较大、治疗过迟的患者病情会迅速发展成进行性肺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肺出血、胸腔积液、全血细胞减少、肾衰竭、败血休克及Reye综合症等多种并发症死亡。

师生该怎样预防?

不与活禽接触,如有接触,须在第一时间彻底洗净双手。

节假日不去疫区旅游。

提倡健康的生活方式,加强体育锻炼,避免过度劳累,不吸烟、酗酒,注意个人卫生,及时添加衣服,防止受凉。

重视高温杀毒。食用鸡、鸭等禽肉时应彻底煮熟。

教师如生活老师要密切注意观察学生的身体状况,如有不适及时送医务室就诊,一旦出现发热,医务室应采取隔离观察治疗,学部速通知家长接回。

学生放假返校时,接车的老师要仔细询问学生的身体状况,对有感冒症状特别是发烧的学生应及时与家长沟通,暂不返校。

点击数:收藏本页

版权所有©益阳职业技术学院  湘ICP备09025336号
地址:益阳市迎风桥镇
招生咨询热线:0737-4624888 4625888 

技术支持:信息中心
网站访问量: